在我國小的時候,有一本很棒的「兒童的雜誌」,由當時仍隸屬於省政府的教育廳出版;插圖精美、文字淺白,每期有不同主題,由自然科學、追尋神怪到珍惜親情、愛芽初萌等無所不包,可說是年紀尚小的我理解、吸納新知的主要管道;現在已經停刊,讓現在仍對豐富內容滿懷感念的我不勝唏噓。印象最深的主題,是一期刑事科學鑑識介紹、一期傳統工藝探訪。

 

金澄澄銀燦燦的錫雕、師傅使盡全力繃緊鼓皮的響仁和大鼓、漫天檀木粉霧的製香廠…… 原來這些或常用(如金紙)或從沒見過(如錫雕)的物品,是這樣經過嚴謹的材料挑選、生花妙手的精巧程序及一點點家族秘方蛻變而出的。那時樂活、慢活風潮尚未甦醒,商品還是工廠機器大量製造,越現代越摩登的越好,傳統,那是什麼?

 

長大後才發現,原來這些工藝本身,就帶著對過往的鄉愁。

 

很慚愧地,身為農家子弟,我卻從來沒親身下田過。那個年代距離我太遙遠,早在我出生前家中土地便已停耕,許是因為經濟成本、或是不想讓子孫繼續過著汗滴禾下土的日子;隨著農村都市化、政府推動農田停耕,種種政策與環境的變遷限制,讓彎腰插秧、驅趕水牛、揮鐮收割的畫面,只能在父母子女間以口耳相傳描摹。

 

然而,在產業轉型的現在,種田已不再是這麼原始而勞力密集的行業;商業周刊某期的特輯,「現代農夫想的和你不一樣」,用許多成功人士證明,農夫年收百萬並不是空談;憑藉自動化管理、數位化控制,農業經營者可以輕鬆地遠端遙控、掌握自己的農場現況,培育出品質特別優異、或有獨特銷售市場的產品。配合攻占特定客群的行銷模式、文化創意式的宣傳手法、農家與客戶間直接建立信賴連結的認養型耕田……現在的農業,真的和我們以往的認知有極大的差異。

 

今天看到交大首頁的新聞,「屬於你的新竹米粉和摃丸」,就是傳播行銷與本土小吃結合的又一佳例;各縣市原本看似暮氣沉沉的在地小吃業,在近幾年大力推動名產節慶、發明創意吃法、利用網路的無遠弗屆進行宣傳下,逐漸由黑翻紅,再度吸引客潮;其實不只小吃業,其他產業甚至文化圈如客家桐花、蘭嶼飛魚、阿美族豐年祭等等,在台灣人愛鄉愛土思潮抬頭的局勢下,這些長期以來被壓抑隱忍的次文化,慢慢讓自己的聲音「被聽到」。

 

回過頭來看看這本書。幾乎各行各業受訪談的師傅,無論是人間國寶、還是街頭大受歡迎的表演者,在文末都會發出大勢已去、時勢所趨的感嘆;後繼無人、身為傳藝的最後一代,背影濃縮於歷史當中、就此拉下鐵門的動作,也都帶著深沉的無奈。似乎,這一百個故事,紀錄的是逝去的美好:即使美好,終究會被光陰淘盡。

 

 

然而,也有逆著時間脈絡而行的例子:台南菁寮聚落的茄芷袋,在「台客袋」的稱號加持下重返潮流舞台,透過流行的設計,成為最能代表台灣草根精神的背包;繡花鞋、紙扇、紙傘等具濃厚中國文化氣味的特殊藝品,仍有死忠客戶群、觀光客支持;金紙、竹篾香等祭祀用品與中國人慎終追遠而源遠流長的文化密切相關,可說是生活中少不了的用品…… 即使夾在大陸製的低廉低劣產品與大型工廠大量生產製品間腹背受敵,但仍是生機盎然。

 

與文化創意的結合,賦予老產業新活力,在許多領域都已有成功的例子;如畫漫畫賣米的農夫、用精緻包裝成功推銷伴手禮組合的糕餅店......當然,有創意的匯流,即有年輕新血的投入;這本文圖精美的紀錄冊,即是一例。透過世代傳承、重新出發,老產業不僅能從夕陽變朝陽,躍上國際舞台更不只是夢想!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awns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