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泰姬瑪哈陵園區吃午餐,嚮導向我們信誓旦旦地保證會找到讓我們滿意的餐廳,

而我們也就讓旅遊書休息一下,姑且相信嚮導選餐廳的眼光。

嚮導大叔一開始帶我們到一家裝潢豪華的餐廳,我們翻翻菜單,價錢真是可怕,

立刻不顧嚮導和餐廳服務生尷尬的表情轉頭走人:「這家不符合我們的預算!」

於是司機和嚮導又帶我們到另一家看起來等級也不遑多讓的花園餐廳,

看看菜單裡的價位還好,於是坐下來點餐。

此時嚮導和司機也被餐廳老闆奉為座上賓,吃免費的菜抽免費的煙,

顯見他們已經和這家餐廳合作過蠻長一段時間了,回扣不知拿了多少。



(乍看之下頗為高級的Green Park餐廳,隱身於小巷中,沒有司機帶領很難找到。)


餐點送上後,嗜炒飯的Jeff和點香料飯的Paul點的東西都還蠻正常,

倒是我傻眼了:羊肉湯麵,比自助西餐店裡的玉米濃湯還要小碗!

雖然印度人都把「noodle soup」當成soup而非noodle,但這份量實在是......

恨恨地喝完了這碗麵,還加點了份煎蛋捲才吃得夠,雖然很不想讓這家餐廳賺……

 

看我們差不多吃得快結束了,餐廳老闆和嚮導竟然「站在桌旁」催我們結帳!

沒錯,就是把帳單拿來後默默地站著,看我們沒動作就開始出聲催促!

還有另一桌兩位金髮女子看來也快吃完了,為什麼就是偏偏催我們呢?

這舉動實在是惹火我了,於是大嗑印度餐廳在飯後都會奉上的爽口香料--

冰糖和小茴香籽(Fennel),把小籃子裡的冰糖一一挑出來嗑光

(這是我們在餐廳用餐後很喜歡做的事;沒辦法,在印度吃不到太多原味的糖),

吃光之後就往後一倒靠在椅背上翻閱旅遊書,要耗我有的是時間(其實沒有)。

直到他們放棄站崗,我們才懶洋洋又緩慢地起身上車。


(飯後的爽口香料--冰糖塊和小茴香籽,各家餐廳可能不太一樣,
有分開放也有混在一起盛裝,有茴香籽直接包了一層粗糖衣的,
也有用彩色糖粒取代冰糖的,總之跟印度人的個性一樣很隨意囉。
食用方式為直接抓一小撮放在掌心吞下。圖片來源為這裡
白色沙漠大旅行2中也介紹過另一種印度口香糖:用葉子包裹的paan。)


下午想先去亞格拉的迦瑪清真寺Jama Masjid(清真寺大多都叫這名字),

司機可能覺得剛剛做得太過火了,需要安撫我們一下,

老大不情願地載我們去,一路上還唸著好遠好遠呢。

亞美達巴德Ahmedabad最大的清真寺那股祥和莊嚴的氣氛比起來,

這裡顯得很虛,更別提有一大塊區域罩著鷹架正在整修了。

 

在踏上往清真寺的階梯前,路旁的乞丐虎視眈眈地盯著我們;

剛踩進清真寺的園區,立刻有一老一少兩位管理員圍過來,

小的幫我們提鞋子、老的故做殷勤帶我們到處繞繞看看,

吹噓著這座清真寺歷史多悠久、規模多宏大云云。

介紹沒幾句,拿出一張紙說是簡介,還掏出筆要我在上面簽名?!

拿過來細看,畫了一堆亂七八糟的圖不說,一行手寫的歪扭字跡表示:

我(簽名者),願意捐獻400Rs給這座清真寺進行修復工程......

看到真是快昏倒,這種詐財手法也太癟腳了吧!

也不用跟他吵什麼詐欺脅迫之下所為的意思表示無效了,

此處不宜久留,拉著PaulJeff快快離開;

那位管理員還一直跟在旁邊降價:300Rs?好啦,200Rs好了……

要不是此時有另一對外國遊客夫婦進來轉移了他的注意力,真不知如何脫身。

(這個角度看還頗宏偉的,其他部分則都在整修。)


想起一句話:「在印度人眼中,外國人個個都是會走路的ATM......

尤其在觀光業盛行的區域,當地人無不視遊客為攢著大把鈔票的肥羊,

不僅紀念品店要哄抬價格、小孩子帶個路要收10Rs

答應用低廉價錢包車的司機更可能會帶乘客逛名產店賺回扣,

在亞格拉的短短一天被半強迫地領著逛了五家紀念品店,

司機惡劣的態度也讓我們對亞格拉的印象也連帶變差。

好氣又好笑之餘,也不禁帶著幾分無奈。

 

走下清真寺階梯要上車前,忽然發現騎樓下簡陋的攤販正在烙chapati

還是很正統的半圓鐵球烙法;陣陣溫熱麥香撲鼻而來,才發現吃完午餐還是餓。

於是一人買了一張大chapati,才5Rs而已呢,熱騰騰地現烙現吃香極了!

發現旁邊在拍照等待烙餅的顧客是一對法國老夫妻;

用我已經3年沒練習的生疏法語搭訕,他們湛藍色的眼睛綻放光芒,

直說哎呀你會講法語呀,哪個國家來的?覺得這附近景點怎麼樣?

還翻開了手中厚厚一本法文版的Lonely Planet旅遊書問路,

我記憶中殘存的自我介紹和簡單會話早就招架不住,

但用肢體語言和臉部表情竟還是溝通順暢,真是對可愛的老夫婦。

看見他們白髮蒼蒼卻還是攜手勇闖印度,只羨鴛鴦不羨仙,

不知到了這個年紀之後,是否也有人能跟我一起遊海角、走天涯?

 

順帶一提,歐洲國家人民自助旅遊風氣真的很盛,

而且不止結伴的年輕人,就連中年男女也會獨自闖蕩第三世界國家喔!

除了在亞格拉遇到的法國夫妻、餐廳同桌的荷蘭人,

在齋浦爾也有義大利女士獨自參加當地旅行團,頗能享受獨行樂趣呢!

不過倒是沒遇見過德國人,難道德國人的一絲不苟讓他們無法忍受髒亂的印度?

 

雖然在異域結識日常生活中難得接觸的外國朋友,能為旅行添加色彩;

但仍希望在一見到黃種人就高喊日文、韓文的這裡,能多遇見一些溫文的中華臉孔;

沒有台灣、中國之別,有的只是他相遇故知時,那種親切的溫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awns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