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瓦拉納西到亞格拉的火車本該在早上6點抵達,讓我們好好瞻仰清晨的Taj Mahal
沒想到竟然誤點4小時,到站時都已經是快中午的10點了!還我無價的時間啊!

幸好火車上剛好坐著一對友善的年輕夫妻和可愛的小貝比,
逗弄小貝比打發時間、教他看報紙(雖然自己也看不懂),還挺開心的。



(好奇又好動的小朋友,骨碌骨碌的大眼睛可愛極了!
媽媽也是位印度美女,臂上長長一排手鐲叮叮噹噹很是悅耳。)

Agra Fort車站出站(亞格拉有好幾個車站,有些是當地駐軍用的軍事用站,

Agra Fort站才是讓遊客進出的火車站哦~),立刻有許多auto司機上前招攬;

我們和一位紅髮的中年司機談好以350Rs包車一整天,
隨他走到車旁才發現他是嚮導,司機另有其人,而且車子有點破舊……

不過這價位算是還能接受,於是鑽進車裡開始我們的亞格拉一日遊。

雖然Agra Fort車站一出站便正對著亞格拉堡Agra Fort

不過基於亞格拉紅堡在傍晚時看起來會更加艷紅這點,決定先去Taj Mahal


Agra Fort車站,跟其他車站比起來,少了特殊的外觀設計,
多了軍事用途的簡單俐落。亞格拉這裡有不少駐軍基地喔~)


(車站對面即可隱約看見亞格拉堡Agra Fort。)


嚮導帶我們到販售巴士票的旅行社買今晚往齋浦爾的巴士票,

我們考量覺得才一晚不需要臥舖,於是買了座位票280Rs,到其他家比價也相去不遠;

還能把行李寄放在旅行社中(當然貴重物品要隨身攜帶啦),

此時覺得嚮導真是個為我們著想得很周到的好人~

顛簸地開往泰姬瑪哈陵的路上,嚮導也滔滔不絕地和我們攀談打好關係,
他說自己很相信天神、應報,因業障失去了左眼視力而無法自己開車,
對客人不好天神會懲罰他的,因此做的事情都是為我們著想;
且兒女也正在差不多的年紀,他把我們當做子姪輩看待,要我們好好信任他云云;
雖然也是虛以委蛇地應付一番、沒有把他的話完全當真,
不過就背包客的角度來看,能夠沒有行李重擔也不用顧慮交通路線,
無憂無慮地遊玩一天,也是件不可謂不幸運的事。

豈知,事情其實完全不是我們所想像的那個樣子……

 

司機從另一條人比較少的小路繞進入口前,嚮導殷殷叮囑買票方式和會合時間,

還告訴我們不要在這附近買紀念品和用餐,參觀完後他會再帶我們去用午餐。

售票口人擠人,外國遊客和印度遊客都多得不得了,

泰姬瑪哈陵加亞格拉堡的套票竟然要價1000Rs,印度人只要20Rs

(其中泰姬瑪哈陵佔750Rs、亞格拉堡佔250Rs。前者還真是印度政府的搖錢樹啊。)

因價格差距實在太大,拼命想些是否能當場交個印度朋友買便宜票等歪方,

又打電話問前一天已去過泰姬瑪哈陵的另一團EP,他們說是買1000Rs的沒錯~

只好垂淚交出千元大鈔……1000Rs在印度能活多久呀,一瞬間就沒了!

(其實當天稍晚才得知,的確是有「不正當」方法可以省門票錢……

與其搥心肝後悔沒有早點得知,倒不如對得起自己的良心,該付的就付吧!)

付錢後窗口人員還用很欠揍的表情問我「satisfied?」令人恨得牙癢癢的。

(進入售票口前的小巷,已經充滿蒙兀兒建築風格。)


(漂亮的磚紅圓塔與花形拱廊。)

Tickets to the Taj Mahal
(Taj Mahal的門票設計和胡馬雍陵不同;上為印度票(20Rs),下為外國票(750Rs!)
來源為LOPHOPHORA,網誌作者由一些精闢的角度看印度,值得一讀。)

在這裡也有許多掛著政府認證名牌的導遊,不過又要3百多塊,

還是當個沒歷史藝術涵養的走馬看花遊客吧。

在這裡也可以領取「外國票」才有的礦泉水(很實用,走久了總是會口渴的)、
窄長的紀念紙袋(破破爛爛的)和紅色不織布鞋套(之後會用得到)。

西大門外大道兩邊排排站著磚紅色的蒙兀兒風格建築,
通過很嚴格的安檢入門後東南西北四門匯集至十字路口,

眼前聳立的紅色砂岩大拱門上嵌著白色大理石裝飾,
加上蒙兀兒風格小圓塔,與胡馬雍陵真是有八九成的相似度。
只是在看過那麼多磚紅蒙兀兒建築後,這道大門已經無法謀殺我太多的底片。

(通過安檢門後,看得出建築經過細心維護,草坪也修剪得整齊。)


(和胡馬雍陵很像的大門,磚紅本體配上白色裝飾,連像小飛碟的圓圓塔尖都很神似。)


(拱門頂的細膩線條。不得不說,這個也跟胡馬雍陵很像......)


沿著通衢大道走向拱門,擁擠而黑暗的空間中逐漸浮現光芒,
即使面前穿插著毛茸茸的頭和舉起相機的手,
那舉世聞名的對稱建築、光耀潔白的大理石構築成的圓頂,
閃現的白色光輝亮得令人不敢直視、美得懾人心魂令人屏息,
這一刻會讓人真真切切地感覺到,自己站在世界奇觀的面前:是泰姬瑪哈陵!

 

(當Taj Mahal的身影由朦朧漸清晰的那剎那,真的感動得呼吸停頓了幾秒--)


(Google Map的俯瞰圖,我們從左下角的Western Gate進入Taj Mahal,
首先穿過大拱門、再看見方形水池,最末端白色和紅色的區域都要脫鞋進入,
整個區域真的不大,要逛到兩小時都有點勉強。)


(經典正面照,怎麼拍怎麼美的對稱結構。)



(難得的三人合照,左起Jeff、我、Paul。)


(沒拍到拎洋蔥照也沒拍跳躍照,來cos一下導遊吧!
「各位遊客,在我身後的就是泰姬瑪哈陵......」(設計對白))

剛出拱門的地方遊客最多,大家都因初見泰姬瑪哈陵而興奮地卡位拍照。
不管是印度人、黃皮膚的東方人還是金髮碧眼的西方人,
大家都折服於這名列世界七大奇觀的美景中,除了猛拍照外也沒別的反應了。
即使在遠近各種角度猛按快門,仍然無法把萬頭鑽動的遊客們從畫面中排除,
反倒是從不同角度欣賞白色大理石折射燦爛陽光,有不一樣的光影美感。
在四周團團轉得夠久了,該是踏上泰姬瑪哈陵一探究竟的時候了!


(望之彌堅......)


(仰之彌高。)

在白色大理石台階旁有一長列的鞋櫃可以寄放鞋子,
據說是有人看管,但是需要給小費,失竊率好像也沒有比較低;
也有人是直接穿著鞋子上去,套上買票時附贈的鞋套即可。
幸好我穿的是輕便的夾腳拖,用鞋套包住放進背包裡不佔空間,
既不會讓鞋子弄丟、又能夠享受光腳踩在世界奇觀上的興奮感。

大理石即使經過太陽的炙烤還是一樣冰冰涼涼沁人腳底,

不過只有本體建築與周圍一圈地面是鋪著大理石,

兩邊禮拜堂的地面及建築都還是由紅色砂岩構成。

近看才發現其實石材不完全是純白色,灰黃相雜,遠看才會譜成整片純潔閃耀的白。

尖塔圍繞在四個角落,看似陪襯,近看後才發現高高圓圓的尖塔也很有魄力。

在兩旁的禮拜堂前有個四方水池,與四面皆相同的泰姬瑪哈陵輝映,

除了粼粼倒影,更在炎熱的天候中帶來一抹涼爽的空氣。


 
(對稱的尖塔,聳立在空中十分雄壯威武。)


(踏在冰涼的泰姬瑪哈陵上是一生只有一次的經驗,穿鞋子就太可惜啦!)


(側面的拼花地板與雕刻牆面。)


(禮拜堂延伸至亞姆納河Yamuna/Jamuna的一隅。)


(踩起來粗粗燙燙的紅色砂岩地面。)


(俯瞰底下的水道與紛攘人群。)


可以進泰姬陵參觀,不過內部禁止拍照,在裡面的警衛會嚴格履行這條規定;

不拍其實也沒什麼可惜的,因為建築物裡和胡馬雍陵一樣黑暗陰沉,

大家圍著一圈鐵絲網移動,裡面隔絕著雕刻精美的大理石墓棺,

人太多太擠光線又太暗,實在看不到什麼,繞一圈就出來了。

還是躺在門拱凹處,觀察白色大理石細膩的嵌接與紋路,

邊躲開炙熱的陽光、吸收大理石的冰涼氣息,邊欣賞湛藍無雲的天空,

撫摸著雕刻膩手的圓滑弧度,才能真正與泰姬瑪哈陵之美合而為一呢。


(八角型的側削面,到處都是圓拱、圓拱、圓拱。)


(有雕花窗戶的大圓拱。)


(有平台可供稍做休憩的小圓拱。)


(躺著看碧藍的天空,藍白輝映,倒有些愛琴海的味道--
我們笑道印度人的門票那麼便宜,連乞丐都可以買票進來躺一躺。)


(傳說中越往上寫得越大以求視覺平衡的可蘭經文,
但我怎麼還是覺得上面的字看起來比較小咧?!)



(牆面滿布細膩雕刻。)


(植物藤蔓也很精緻。)


兩邊紅色砂岩築成的禮拜堂也很有威嚴,應該說紅砂岩建築是蒙兀兒文化的特色;

然而看多了紅堡、紅城,這兩座禮拜堂雖然也裝飾細緻,但就比較缺乏新鮮感了。

高台的樓上有持槍警衛正在站崗把守,我們看到有腐朽的小木門可以通往樓上,

雖然很想到高台上俯望泰姬瑪哈陵全景,然而看到持槍警衛,就還是放棄了。

警衛們日復一日看著這樣的美景,是否也會生膩?


(兩旁的禮拜堂也是對稱的,當時一邊在整修;
白頂像是把Taj Mahal的屋頂移植過去似的。)


(富有層次感的拱門。)


(屋頂上也是精細的花朵藤蔓圖案。)


(蒙兀兒風格拱廊,左上角有士兵駐守。)


(一群盛裝女孩和其他遊客合照完後也自動衝來找我拍照,
看見自己的身影呈現在相機的小螢幕上便心滿意足;
可能來一趟不容易,希望自己精心打扮的姿容留存在某位旅客的相簿中吧?)

 

泰姬瑪哈陵背面的潺潺河流即是亞姆納河,亞格拉還是蒙兀兒帝國首都時,

這條河將民生用途、軍事陣壁的功能發揮到了極致。

為了建造泰姬瑪哈陵,還將亞姆納河改道,不知是否影響了它的自然流量,

現在只是一條沒什麼特別之處的平穩大河而已。

對岸有月光花園的遺址,據說沙賈汗本來要在那裡蓋一座黑色的大理石陵寢,

與設計一模一樣的泰姬瑪哈陵相對,讓自己可與愛妃隔岸對望;

可惜之後就被政變的兒子關進了亞格拉堡,否則若真蓋成,

兩座陵寢的壯觀之美可是加乘計算的,印度政府又多了顆搖錢樹,嘉惠後世子孫!


(曾貴為首都之河的亞姆納河。)


(面河的走道,可以一邊徜徉河畔、一邊望著Taj Mahal沉思。)

 

來說文解字一番,其實沙賈汗的愛妃並不叫「泰姬」,那只是台灣人的音譯;

Taj的意思是「皇冠」,而Mahal意為「宮殿」,合起來為「皇宮之冠」。

因沙賈汗封艾珠曼德為「慕塔芝˙瑪哈Mumtaz Mahal」,

意為「宮室之最」,讓艾珠曼德傲視整個後宮;

所以為她所蓋的陵寢,也就稱做「皇宮之冠Taj Mahal」了。

 

從這裡看不到亞格拉紅堡,但是從亞格拉堡倒可以看見泰姬瑪哈;

看了《第二十個妻子》與《玫瑰盛宴》之後才知道,

原來泰姬瑪哈陵的設計是源自賈汗季的皇后為自己父親蓋的陵墓,

現在還保存著,名為Itmad-ud-Daulah's Tomb,暱稱Baby Taj

據說雖然主建築小了點,但是細部雕刻可是比泰姬瑪哈陵還精緻呢,

將各色寶石嵌進白色大理石再磨平的馬賽克裝飾工法,

也是從Baby Taj的設計者茉荷茹妮莎皇后這裡學來的。
可惜那時不知道還有這「正統的泰姬瑪哈陵前身」存在,
否則一定要去參觀蒙兀兒帝國史上最呼風喚雨的皇后父親的陵寢啊~


Baby Taj,和Taj Mahal相似度真的很高吧!來源為這裡。)

園區真的很小,快的話大約一個小時就逛得完;
我們則是戀戀不捨地從11點待到1點,肚子實在餓得咕咕叫了,
才依依不捨地與泰姬瑪哈陵揮別,步出園區與嚮導會合。


(通過這道城門就正式向750Rs告別了,真是寸金寸光陰哪!)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awns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